六库全书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i章:金刚经

第i章:金刚经(1 / 1)

金刚经(现代版)

大约公元两千六百年前,在尼泊尔南部的一个古王国---舍卫国,有一片绿树环抱、繁花似锦,名字叫祇树给孤独园的佛教圣地,住着释迦摩尼佛和信众1250人。

佛主和众信徒穿戴整齐的衣服,拿着饭钵,在吃饭的时间,到舍卫城里乞求食物。

城中街道两旁,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并将贡食放入钵中。

他们器宇轩昂的回到祇园,默声进食。

尔后收拾饭钵,洗净双脚,整理座位,端庄而座。

在众人中,有一位长者,偏袒右臂,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向佛说:“尊敬的佛主,如来善于呵护叮嘱众信徒,可那些善男信女如何能有正确的真理?

佛说:问得好哇!世间的善男信女,如何产生正确的关爱众生的思想意识?你们听!

所有一切生物,如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颜色的,没颜色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和处于蒙顿中的,一切都要经过出生到终止。(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一大定律)

这些无数的生命,生生死死,到最后都转化为其他的形式。(物质不灭定律)

像这样生命结束,以及延续物种,最终都消失以至到没有原来的形态。

信徒如果有我外形,就不是我的信徒。

世人都不能见到如来,凡世间所有,都是虚的,若所见皆空,就见到如来了。

有很多众生,都说听到佛在演讲经典的文章句子,不要这样说。

如果如来灭后,五百年,还有人用此文章句子,持戒修福,坚持信念,这才是实的。

菩萨教授的心不在形形*的世界,而在佛教哲学中,他只有布施。

他不在意花花世界,不留名,其福德不可思量。

东南西北,四维上下都是万物虚实相互转化的,人们不能推测的。

菩萨不留名布施,福德复加,也是不可预测的。

只要是人,不要因为一个佛,两个佛,三个,四个,五个佛,而产生善根信念,应该在无数个哲学会堂中,产生各种善根。一听到经典书籍章句,便产生信念,如来都听得见看得见。

这样的众生,有着无法估量的福德。

芸芸众生不要形式上的佛,偶像、众生的各类偶像,寿星偶像等,佛不是偶像,也没有偶像。更没有众生的雕刻的佛。

众生要在心中有佛,如来常说:佛学理论如同汪洋中的一条竹筏,风浪来时应舍弃登岸。那些非经典的论述,更应取舍自便。

在芸芸众生大千世界里,拿金银珠宝赠与穷人,这样布施的人有很多的福德。如果有人把金刚经讲给他人,其福德胜过用金银珠宝施与别人。

一切诸位佛学大师所著的佛学经典著作,都用金刚经为总论引出;

那些称为佛法的经书,也并非佛法。

众生修行到讲师、教授、哲学家,佛学的最高境界等不同阶段,那都是虚名。

人生最为第一的是得到尊重、平等、谦和……

不直言劝人改正错误,三思而行的,不冒昧的戳伤对方,避免争执的处世哲学!

譬如就像须弥山王这么大的名气,那只是名声大,身体和旁人都一样。

如来也是一样,昔日在燃灯佛所,似乎学得了所有理论,其实都没有得到。

菩萨在寺庙威武*,那都是名和外表。

所以众信徒,应心中生活在清净中,不应图外面的荣华富贵,不应在滚滚红尘中争名夺利……

恒河中的沙子无法计数,想恒河这样的河流有许多,如果善男信女,用金银珠宝装满恒河,施给众人,该得到很多福。

可如果为他人说金刚经,给人以知识和智慧,这样的福德更大。

这些经典之作,能成就最高级极少有的开启智慧之方法,是受人尊敬的。

那名著所说,就是佛的思想所在。

这本名著,说是经典,名字叫“无坚不摧的果断解决矛盾的认识论”(金刚般若波罗蜜),这是名,实际是空的。

如来是否可以有三十二种生活形象被人们见到?

不可以的。

如来演说的世界,是隐喻的、并非是真实的世界。

金刚经是经典书籍,可增加坚定纯洁的信心,能使众人产生符合实际的想法。

而当众生以现实为基础,脱离上升到抽象的理论阶段,即可称作佛—哲学家。

当有人读到金刚经这部经典的作品,而泰然处之,他是智慧之人,非常人。他能忍辱负重,成就最高尚的稀少的方*。

譬如结成五百世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身体,而无怨恨。

菩萨(哲学教授)应离开自己的肉体及情感,产生正确的关爱之心。

菩萨的心不应在花花世界,七情六欲之处,应为一切众生服务、奉献社会(布施)……

如来说这些话是实话,不是哄骗人的话。

如来所获得正确的理论,区别对待不同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

金刚经就像是佛塔,应毕恭毕敬的围绕,散香礼拜。

轻视和对金刚经疑惑,那是你的修养不够。

经典名著神奇,因果报应更加不可思议。

信众应知道一切众生都要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刻,而没有一个众生是实实在在诸德圆满、诸恶寂灭的。

我于来世被世人称为佛。号释迦摩尼,燃灯佛给我作授予记载,作证词,其实没有创立佛学理论。

如来说一切理论和方*都被哲学(佛法)包含,那些所说一切法,符合实际就是,脱离实际就不是。

菩萨如果作证言,佛应当使无数众生消失,就不叫菩萨,如菩萨通情达理到一切皆空,没有证词,那如来才认为是真菩萨。

如来有肉眼,有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所有如恒河沙子一样多众生,有若干种心意,如来都知道。

如来只说那是一个名义。

过去的心念闪过之后不存在,现在的心思瞬间就成过去,未来的心意,心随境变,是不可测得的。

福德是有缘由的,福德是实实在在的。在大千世界布施,究其因缘,德福甚多。

有人会说:如来说法,那是在诽谤佛。

不要做证词,在未来的世界,听到佛说的法,心生信念,那些称为信徒的人,只是名义上的。

我研修成正确的理论之后,竟很少用上其理论,只有理论的名称了。

各个经典理论都是平等的,不分高下,都是理论名义上的正确。

根据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四大皆空原理,研修一切有利于生命的慈善理论,可修成正确的理论。

而说修的善法,也只是形式上的理论。

不要为如来作证词:佛当度众生。解脱苦难。

莫作证词,实际上没有众生是如来度的。

凡夫俗子以为有佛,其实没有。

如果以三十二相看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以颜色、声音求见佛,不是正路,不能见到如来。

莫作证词:如来没有外在形式,

如果做证词,不能成就正确的理论。

若有信徒,知一切理论而无佛主,在忍辱中修成正确的思想,其功德无量。

信徒不应贪恋所做的福德,所以他不受福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们贪恋着红尘中的荣华富贵。

有人说佛能看透一切众生,不应这样理解。而是在一切法中,修得正确方*,就能知能见,能理解众生。

万物都有生存意义

就像那晨露和闪电一样

如梦如幻般的成为泡影

在变化的时空和真理中衬托它的意境

……

佛说金刚经已成,一切黎民百姓、王侯贵族,比丘和比丘尼,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无量。

最新小说: 战神狼王于枫 宋倾城郁庭川 名门嫡姝 刘玥甄六兮寅肃_ 望门庶女(全本) 与君AA 凤九儿战倾城 永恒武道 慕安安宗政御 至尊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