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十二章: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提婆达多

第十二章: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提婆达多(1 / 1)

(一)

此时佛告诉各位教授、及高贵的人和大众一条隐喻故事:

“我在过去的日子里,追求法华经,无有懈倦。在好长时间、常作国王,发愿求学最高真理,心里从没有放弃。实践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能断六种行为,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理想追求。

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身躯性命。

那个时期的国王、寿命很长,而为于寻求真理的缘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

谁能为我讲说有利他精神的道理,我当终身为他服务。

那时有位仙人、来对国王说:“我有利他精神的理论,名字叫妙法莲华经,如果你不反感我,现在就为你宣讲。

国王听到仙人的话,欢喜踊跃,即跟随了仙人、供给他所需要的,又采果、汲水,拾薪、做饭,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

就像这样侍奉好长时间、为了寻求真理,精勤服务,没有厌倦。”

此刻世尊又要重说这段讲义,而作说词:

忆往昔,为求真理,抛弃名利,

求遇仙人,勤求获法,

遂致得成佛,今故为你说。

佛告诉各位比丘:“那时王者,则是我身。传道的仙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

由于提婆达多正确利他的理论(及做过反面教材),令我具有六种行为科学的能力,

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慈悲喜舍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的“四无量心“,

具有(古印度人对人体美的鉴赏标准)三十二相,

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八十种好,

身心紫磨金色忍辱柔软,

还有十种智力:知事物的理与非理性。

知一切众生的三世因缘业报。

知晓各种解决矛盾的方法。

知各类众生根机优劣。

知各类众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知众生素质、境界的差别。

知一切众生善恶之举及其所趣向。

以宏观思维预知各类众生生老病死及善恶业报。

知众生宿命乃至何时能验证获得自由快乐。

知道永远断除烦恼业障,不再进入生死轮回的行径。

还有四个无所畏:一无所畏因不懂道理而发种种问难的众生。

二无所畏外部势力的攻击。

三无所畏追求真理必然会有失误而遭责难。

四无所畏宣传真理不怕遭到非议。

还有菩萨行者助人的四种方法。

第一种:布施摄:若众生乐财,即施以财;若众生乐法,即施以法。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

第二种:爱语摄:就是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抚慰,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

第三种:利行摄:说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众人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坚持信念。

第四种: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此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

佛菩萨具有十八种与众不同的特性:

行施、持戒、修忍、精进、静虑、能断等不随他教,信仰坚定。

对待事情,能妥善解决。方法巧妙,言音善巧能随世俗,行为科学。

还能表现出哲理而跳出圈外。

能理解回馈的信息。

善于表达安乐吉祥的生死状态。

智为前导,虽无所作,却离诸过失。

常能忍受一切苦蕴。

表达一切世间之所爱乐。

虽在众多苦恼愚夫及学生之间,而不忘失一切智心。

若受一切法王位时,采取授予仪式。

亲近各位高僧大德、博采众长。

同时:具有开发出人类的所有潜力,

了成就最科学的理论和哲学,

广泛的为人民服务,

这些都是提婆达多传达的善意知识的原故。”

世尊告诉大家:“提婆达多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人格化身应当成佛,名称天王如来、应被供奉、有正确的普遍知识、明白自己的行为足迹、善于消化世间的矛盾、高尚的人士、调御万物的大丈夫、知识界的老师、哲学家、世代被尊重。世界著名的理论家。

还是那个世界的大哲学家、精神传承二千年,广泛的为众生演讲妙法莲花经,教导像恒河里沙子一般多的众生得到阿罗汉果学位,无数众生产生由缘而觉的心,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众生产生共产主义信仰,得到一生的追求信念,而不放弃。”

“那时天王佛断然安乐死之后,正确的理论在世间流传二千年。全身舍利、盖起高大宽广的七宝塔,各国人民,都用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奉七宝妙塔。

无数众生、获得阿罗汉果学位,无数众生、自学辟支佛的水平,不可思议的众生、产生学习佛学的愿望,一往无前。”

佛告诉各位比丘:“在未来社会,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不堕地狱、饿鬼、畜生,思想行为如在十方佛前,所生活的地方,常能听到此经。若生活在上流社会,欣赏美妙的音乐,如果在佛前,出污泥而不染。”

最新小说: 赵轻丹慕容霁 天医圣手 两禽相悦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许若晴厉霆晟 药鼎仙途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凌依然易瑾离 元始不灭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