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也遭到地震波武器的袭击了。
幸亏不处于地震带,震级只达到里氏6.8级,城市损失不大。
张文兴却感到越来越不安。
他再一次找到了钟宇。
“您上次不是把数据卖给了我父亲吗?”张文兴问。
“是啊……又怎么了?”钟宇颤颤巍巍地说。
“没什么,”张文兴说,“只是您有没有他的IP地址。”
“你要做甚么?”钟宇问。
“暗示他地震不是天然产生的。”张文兴说。
“原来如此,IP地址倒是没有,不过我有他的QQ号。”钟宇说。
“这就好办了,”张文兴说,“按照我知道的‘历史’,11岁的我将会提出这几场地震中的问题,而您女儿钟霖将攻击A国国防系统,将真相公布于世。我想暗示11岁的自己。也请您帮一个忙。”
“说吧。”
“不要直接或间接告诉您女儿我的身份。否则历史将会乱套。”张文兴严肃地说。
“我答应你,”钟宇说,“可是我们要怎么才能重新攻进A国国防系统呢?”
“这好办。当时A国网络部队根据我们暴露出来的痕迹追踪到我们的IP地址在滨海。所以率先攻击这个城市。他们以为我们已经在地震中丧生了,便觉得国防系统的威胁已经解除,把驻守在那里的网络部队全都撤掉了。现在攻击可能比我们第一次攻击还要简单。”张文兴说。
“这些情报你是从哪里来的?”钟宇问。
“我后面不甘心,又攻了几次国防系统,结果发现一次比一次简单。不过每次我都是主动撤了出来,以免打草惊蛇,使他们加强防御,”张文兴说,“所以我判断是这样。”
“你有几成把握?”
“八成,但还是要试一试。上次被发现是因为我们动用了几十个人,踪迹太大,这次才两个人,以他们的水准,几乎就不可能被发现。”张文兴自信地说。
言罢,他们开始入侵A国国防系统,进行大规模破坏,又设置一个程序使对方不易发现。他们没有攻进最内一层,却扔了个文件在那儿,这是他们第一次入侵国防系统时得到的并加以修改的文件,同时还在前几行留下了一串明显的代码,为钟霖的攻击铺平了道路。
钟宇也事先告知钟霖部分情况,但目的没告诉她。
另一边,张文兴用QQ添加自己家里的号码,并未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而是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滨海大地震有猫腻,事关重大。
“甚么?”11岁的张文兴感到奇怪,又转念一想,自己的号里面没有重要的个人信息,于是他二话不说同意了请求,想进一步了解情况。
其实通过黑客技术将11岁张文兴的号给盗了对于成年张文兴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可他偏偏就不用这招,他想要得到11岁自己的信任。
“你好,我是地质局的一名研究人员。”成年张文兴为自己编造了身份,在QQ上与11岁张文兴开始了聊天。
“你好,我是张文兴,请问你说的这些是什么?”
“情况非常严重,我只能对你说从滨海大地震开始后几乎所有的地震都有猫腻,至于原因,以后慢慢就会知道了。”张文兴学了李航那招,可无奈他没有李航的超强记忆力,现在也不记得当时有人对他说过这些话。
“好的,那你要告诉我什么?”11岁张文兴好奇地问。
“关于地震的新闻有看吧。”成年张文兴说。
“有。”
“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大范围的地震!可有些按照地震波传递的范围中本来应该受到地震袭击的国家却幸免,这是为什么?”
“你一个专家问我一个小学生这样的专业问题,我怎么知道?”
“不懂没关系,如果几天后有一场全国科学家的会议,你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你爸带你去,然后把这个疑问提出来就行了,好吗?记住,一定要你亲自提出。”
“好的。”11岁张文兴答应道。
一眨眼工夫,成年张文兴就入侵了自家电脑的摄像头,想找到些自己童年的记忆,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你在和甚么人聊天?!”张卫中突然冲了进来。
“没……没有。”11岁张文兴支支吾吾地说。
“让我看看,怎么可以随便加这些陌生人的请求?”说着,张卫中的面目转向和蔼,“地震有猫腻?全国科学家会议?这是怎么回事?”
“能不能把我也带上,拜托了。”11岁张文兴恳求道。
“当然可以,其他很多人也把家属带上了,据说是在北太平洋的一艘游船上开的。”张卫中说。
“为什么?”
“那里是离地震最远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对了,那个疑问是怎么回事?”
“您也看到了,但我要自己提出来。”11岁张文兴坚定地说。
“行行行。三天之后我们就出发。”张卫中说。
三天的期限到了。科学家们聚集在那艘船上,各抒己见,讨论着有关地震的问题。但仅仅都是一面之词。知道背后真相的,只有成年张文兴和钟宇二人,而当时成年张文兴却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钟宇打开了一则报道地震的新闻,11岁张文兴遵守诺言,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大家发现本应遭受地震的国家中部分幸免。经过地质学家一分析,得知这不是一个震源引起的。
“除非这不是自然灾害。”钟宇说。
“怎么,地震要不是自然灾害,还能是甚么?”张卫中故意地问,其实他对地震的猫腻也是略知一二。
“人为引起的,”地质学家说,“确实有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地下核试验能够引起地震。但是这也不能解释全球一起地震的现象啊?不可能全世界都在这几天搞地下核试验,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难道这是……地球物理武器?”一名军方的科研人员突然说出了一个词,“早在冷战的时候,有的国家已经开始了对此项方面的研究,但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在战争中,后果不堪设想,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结果很可能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我们的敌人却不知是谁。”
“很有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说明实施攻击的国家的技术能够达到让其敌对国受到巨大损失而自己的盟友却安然无恙。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这些未受损的国家所属的阵营,就能基本确定攻击来源。”
经过大家分析,这些未受损的国家所处的阵营中,只有A国具备研制地球物理武器的能力。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推断,这一切都是A国的阴谋!”张卫中咬牙切齿地说,这时他才完全明白了真相。
“我们需要证据,”钟宇故弄玄虚地说,“现在只要入侵A国的国防系统,把这个秘密抓出来公布于世即可!”
“你行吗?”张卫中仍半信半疑。
“一定,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是我们的责任!”电脑程序员说。
他娴熟地敲打着键盘,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迅速闪过,于是轻松地通过了所有阻碍,直逼总部。
一个文件显示了出来,可上面全是被打乱字母的外文专业术语。他停下了。钟宇完全有能力继续攻击,但这是他和成年张文兴共同演的一出戏。
“我试试行吗?”一个弱小的声音问道,此人正是钟霖。
“行。”程序员很信任自己的女儿。
钟霖推算了半天,终于在屏幕上弄出一行字:
关于使用地震波武器攻击欧亚大陆的若干方案
其下是正文的内容。
此后,中国召集了民间所有的向钟宇这样的计算机天才,组织了大规模的网络部队,一举摧毁了A国的国防系统,得到了这方面的所有文件,并公布于世。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声,没有时不时从头顶飞过的导弹,却比这些更加血腥,更加残暴的战争就这么开始了。
中华民族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国防部制定了反击计划,要亮出最后的底牌。
低温导弹制造完成,准备发出致命一击。而此时A国饱受国际社会的压力,包括原来与A国是同一阵营的国家,这些国家纷纷与A国脱离盟友关系。A国只好彻底终止了地震波武器的攻击。
可即使A国停掉了整个项目,中国也不会放弃反击的计划。就好比一个罪犯犯下了数起凶杀案,后来良心发现,不再犯罪了,同时投案自首。可他就能够让受害者家属停止抗议,并让自己逃脱法律的制裁吗?
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强烈要求迅速给予A国最严厉的惩罚。但这一切的后果只有未来人张文兴知道。
张文兴多少次想联系张卫中,想阻止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毕竟他从踏上长征六号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
作为一个人,有这样的英雄主义思想很正常。
可张文兴不仅是个人类,更是一个中国人啊!他怎能不顾祖国的危亡?现在A国的停止只是暂时的,如果被他们知道中国有反击力量却不敢反击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猖狂!
要是上前劝阻,必定会被扣上“企图叛国投敌”的罪名。
况且,如果继续这样地震下去,人类也会毁灭的。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张文兴在祖国与全人类危亡的面前,选择了前者。他只好默默忍受这些后果。
他重新入侵了自家QQ的摄像头,再一次看到了11岁的自己和父亲张卫中。
“真的要用这个吗?”11岁张文兴问道。
“我们已经把危险性降到最低了,如果我们不在处于优势时消灭A国这种恐怖的地震波武器,那么他们这些战争狂就会用地震毁灭除了他们自己和盟友之外的所有国家。到时候,地球就离灭亡不远了。”张卫中意味深长地说。
成年张文兴无奈地盯着屏幕。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先前因为这样,造成了滨海的毁灭和李航的牺牲。他决定让国家在严冬来临前做好准备。
像之前入侵A国国防系统劝阻总统那样,他冒充张卫中单位的科研人员,向国防部阐明了危险性,同时表示支持反击A国的计划,但是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应该转移人民群众到地下掩体里去。
不幸的是,国防部却相信张卫中的计划是百分之百安全,同时认为转移群众耗资巨大且没有必要,便不予理会。
张文兴只好仍然以科研人员的身份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信息,称对A国的反击已经开始,但可能毁灭全球,试图劝阻更多人进入地下掩体。同时也将这条信息转发给钟宇和11岁的自己。
张卫中看到后也忽略掉了,他虽然没有国防部那么武断,没有百分之百安全,但也相信自己的计划99.99%是安全的。
张文兴本来还想做些什么,却让张卫中抢先一步。
六天之后,A国在严冬中毁灭。
低温粒子继续扩散,世界一片混乱。人们争先恐后地躲进地下掩体。
进入掩体的顺序有些国家是根据抽签的,另外是根据特殊需要,如科研方面的人才等,以家庭为单位。本来只能够承载三百万人,却超负荷地挤满了六百万人。张文兴也进去了。同样,张卫中和十一岁的张文兴也进去了。
在A国遭到攻击的十天之后,整个地球都被严冬笼罩,人类文明就此毁灭。
与此同时,张卫中遭到逮捕,被判处死刑。后来念其所作所为是为国家利益着想,属于过失犯罪,改判无期徒刑。
张文兴觉得有必要向国家和人民阐明真相了。
他把所有破译出和没破译出的数据都给了国防部,这次国防部终于信任他了,接纳了这些数据,同时把他招进原来张卫中所在的国防科研单位。
张文兴放不下与钟宇的感情,便推辞了,只是说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找他。
不久之后,长征计划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