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其他类型 > 逆清 > 第五十七章 大清版拆迁

第五十七章 大清版拆迁(1 / 1)

“师妹,这姓李的可真大方,随便出手就是十几两银子,足足抵得上咱们师兄妹几人辛苦大半个月啦!”

与绿衣女子一同卖艺的青年男子此刻手里捧着李克青所给的银子,两眼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绿衣女子回头看见男子手里的银子,呵斥道:“师哥,咱们怎么能无缘无故的收别人的银子,你快把银子给我,我过去还给李公子。”

“师妹,那姓李的跟他的朋友,搅了咱们的生意,理应赔偿咱们银子,再说了,是那姓李的主动要给咱们的,咱们凭什么不要。”

青年男子把银子往怀里一揣,便不再理会韩冰儿。

“可是,师哥,李公子他...。”

不等韩冰儿把话说完,青年男子有些恼怒道:“师妹,你不会是看上那姓李的了吧!一口一个李公子的叫那么亲热。”

“哪有,师哥你别胡说。”

韩冰儿言语间不由的俏脸微红。

“还说没有!”

青年男子虽然有些生气,不过在韩冰儿面前也不敢过于放肆,只得婉言道:“冰儿师妹,咱们青梅竹马这么些年,难道你还不明白我吕良才的心意,等这次回去,我就恳请师傅让我们完婚如何?”

“师哥,这里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先离开吧!要是方才那个劳什子巡检又回来了可怎么办!”

韩冰儿并没有直接回应吕良才,而是扯开了话题,对完婚的事避而不谈。

吕良才见状虽心有不忿,但也没多说什么,只好带着其他的艺人收拾起行囊,准备前往下一个集镇卖艺。

韩冰儿却趁着收拾行囊的功夫,一双美眸时不时朝李克青离开的方向张望,见李克青业已远去,眼神中不觉流露出一丝失望。

却不想,这一切全都落在了韩冰儿的师哥吕良才的眼中,吕良才望着李克青离开的方向不由咬牙切齿,一双绿豆眼中充满了怨毒。

※※※

离开码头外围,李克青直接就来到了南河货站,货站外围自然是安保严密,货站的进出口都有安保人员负责盘查,只有凭借南河货站内开出的引条才能自由进出。

因为事先已经派人告知了李正杰自己要来,因此,当李克青出现在货站大门口的时候,李正杰带着曹国义和薛亮早已经在门口等候,并且还有不少安保队员站在门口列队欢迎李克青一行。

“二叔!”

“董事!”

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李克青便招呼着众人来到了货站内的主楼,听取李正杰等人的汇报,也好了解一下这大半年荆襄船行的发展情况。

等到所有人汇报完毕,李克青的心情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船行规模和货站的建设发展超出了李克青之前的预期,而忧的是之前早就计划好,今年就要动工的自家船厂没有半点动静。

自建战船可是李克青水师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将来能在南方江河湖网中纵横,必须拥有一支能与满清水师抗衡的水上部队,唯一的办法只有自行造船。

满清朝廷为了维护其压迫统治,防止汉人造反,在南方地区的大江大河上对民间船只的吨位和规格做了特别规定,除了荆州府和武昌府能制造大型的船只之外,其余的地方船厂只能制造些小型商船而已,并且造出来的商船吨位不得超过绿营水师的大型赶缯船。主要原因还是预防有心人将大型商船改造成战船,危及满清的统治。

因此,李克青便打算自行造船,平日里船厂白天就以制造一些普通小商船来掩人耳目,夜晚就暗地里制造大型战船,当然这战船当然不能和现有的满清水师战船一模一样,那样的话就太过于明显,过早暴露己方的意图。

李克青打算发挥后世国人擅长的绝活儿,也就是用所谓的“山寨”手法来制造战船,要求船匠们造出来的船看起来像商船,内里其实可以随时改造成战船,这样就可以达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目的,到关键时刻给满清军队来个措手不及。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现在船厂连个影子都没有,李克青所有的计划、设想都是纸上谈兵,根本谈不上用场,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建立自家的船厂。

发现自己的二叔李克青脸色有些难看,李正杰只好硬着头皮说出了船厂之所以没有动工的原因。

等到李正杰将迟迟未动工的原因陈述完毕,李克青差点一屁股从椅子上跌了下来。

船厂所选定的地方处在南河钞关的外围,临近南河与汉江的岔口处,原本是属于南河钞关管辖,可多年来随着钞关的发展,有不少社会底层流民、小摊贩、破产农民等都到这个地方搭棚建屋,依附于钞关出卖力气或者技艺生存,其中也不乏暗藏许多娼妓、地痞无赖混居其中,日久天长,俨然成了一个三不管,藏污纳垢的棚户区。

南河钞关的历任巡检多年来也不是没清理过这些人,可每次清理完没过几天,这些人又陆续的回到原处,后来驱赶的次数多了,流民们根本不理会,结果就是再也赶不走,定居在了此处。时至今日,官府也就对这些棚民听之任之,不在过问。

这下倒好,这棘手的问题如今落到了荆襄船行的头上,虽然李正杰开出了异常优厚的条件,只要自愿迁出的户数,按每户补偿十两现银,并安排到钞关其他的地方居住,对于没有工作的人,荆襄船行还可以提供工作。

面对如此优惠的条件,按说这些棚民应该非常积极的配合迁出,可实际情况确实三百多户人家中只有不到一小半的人表示愿意迁出,还剩下的近三百户人家打死也不搬迁,并因为搬迁的事与荆襄公司的员工发生了多次冲突,导致建船厂的计划就这么搁置下来。

原来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一出大清版“拆迁”的故事,而荆襄船行成了拆迁的“开发商”,仍然居住在棚户区的棚民也就成了传说中的“钉子户”。

记得后世面对“钉子户”,只要城管队出动,一切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可惜自己身边却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城管大队,李克青不由扼腕叹息。

为了搞清楚状况,李克青疑问道:“正杰,这些人为什么不愿意搬迁,你可知道原因?”

“其实这些棚民最开始听了咱们给出的条件都非常高兴,都表示愿意搬迁,之所以后来对咱们的态度大变,其实是另有隐情。”

听说内有隐情,李克青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什么隐情?”

“这些事情的幕后推手其实就是咱们的竞争对手‘和盛船行’,‘和盛船行’指使本地的地痞无赖威胁棚民不许搬迁,如果有人想要搬迁,保不准就要家破人亡,因此,棚民们大多慑于‘和盛船行’在本地多年的积威,不敢轻举妄动。”

“和盛船行?”

当这四个字落到李克青的耳朵里,李克青的眉头不由的皱成了一个“川”字。

“和盛船行”的名头在整个湖广可谓是如雷贯耳,只要是靠着码头讨生活的,不管是挑夫走贩还是码头工人、生意人没有几人不知道“和盛船行”的,其不仅垄断了整个汉江的航运,而且还在长江沿岸好些个府县都有生意往来,光其手下的船工、小厮、就不下万人,俨然一个翻版的汉江“漕帮”,在湖北势力极大,连官府也会给其几分面子。

见李克青陷入沉思,曹国义主动提醒道:“董事,咱们‘荆襄船行’自从创办的那一天起,其实就已经与‘和盛船行’结下了梁子,这火并肯定早晚的事儿,这次‘和盛船行’给咱们使绊子只是个开始,我们还需早做打算以备不测!”

接着,曹国义又补充道:“听说‘和盛船行’大当家的何老大背后势力不小,咱们这次还是谨慎些为好。”

忽然,李克青冷不丁的说了一句:“我估计何老大这次不过是想试探咱们的虚实而已,看看咱们的斤两到底有多少,并不是想主动发难,若是这次咱们谨慎些主动退让,你们觉得怎么样?”

话刚说完,一直跟着李正杰在荆襄船行负责安保的薛亮想也没想就主动嚷嚷道:“那还用说,当然是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呗!”

薛亮这一嚷嚷倒是引来了满场目光,李克青见状点头沉声道:“薛亮说的没错,要是咱们退让,何老大定然认为咱们不过是群泥捏的老虎,那以后对付咱们可不是使使绊子这么简单了,咱们荆襄船行要想在这江汉之地站稳脚跟,首先就要拔出的钉子就是‘和盛船行’,既然何老大主动要挑出事端,那咱们索性就随了他们的心愿,让他知道我‘李霸天’的名号不是吹出来的!”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