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回到小屋,大宝他们仍然翘首以待地在等,没有吃饭。
他们焦急地问若玉,若玉却告诉他们,他们的师父已经决定要去很远的地方降妖除魔,所以要将他们寄养在别人家里,三天之后,便会有人过来接他们离开。
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宝他们都惊呆了。
大宝异常沮丧,再也不说一句话。二宝非常生气,觉得这是若玉的错,于是他用自己所有听过的脏话去骂若玉,而小宝则是不停地擦眼泪,还是不相信她的师父会扔下她不管。
所谓生离死别,若玉经历过死别,但也明白生离是什么感受。他不忍心见到他们这么伤心,不停解释思珑不是不要他们,他们仍然是南煌堂的弟子,只不过是到别人家住一段日子,相信很快就会被接回来。
或许大宝他们早有预感,所以无论若玉怎么安慰,他们都觉得思珑是不要他们了。
之前思珑在接过净兴平留下来的金子后,曾经对若玉说过,她在三天之内一定会找到收养大宝他们的人家,赶回来见大宝他们最后一面。
这三天里面,若玉帮他们置办了一身崭新的衣裳,并且刻了三个代表南煌堂的木牌子。
思珑让若玉看过南煌堂的掌门令牌,出人意料的是,那不是一个鎏金镀银的令牌,而是一个简陋地雕刻着一团火焰的破旧木牌子,于是若玉也照着那个模样刻了三个木牌子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自己南煌堂弟子的身份。
等到了第三天,思珑依然没有回来。
若玉依照思珑的吩咐,找到南煌堂祖师爷的画像。其实那不是画像,而是画着一团火焰,两边分别写着“煌如灶火”“大庇苍生”几个大字。照思珑的说法,南煌堂的祖师爷不是任何人,而是在每个南煌堂弟子心中的那团火焰。
若玉不知道创立南煌堂的初代掌门是长什么样子,不过思珑告诉过若玉,南煌堂的初代掌门原来只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捡柴谋生的穷人。
这个一穷二白的人却得到了七神兵之一的南明符,并在其中领悟了上古大阵南明离火阵,创出南明离火诀,创立正道七大门派之一的南煌堂,得到天下人的尊重与敬佩。
一个传奇的人物,一段传奇的故事。
若玉看着那副画着火焰的画出神,不清楚自己和思珑是否跟他一样厉害,能洗刷南煌堂的污名,让南煌堂重现往日的声威。毕竟现在的他和思珑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他们唯一的三位徒弟,从今天起,他们也会很难再见。
大宝他们拿着象征南煌堂的木牌子依次向“祖师爷”的画像上香,磕三个响头,算是行了大礼。
直到收养大宝他们的人家来到,思珑也没有出现。若玉不明白,为什么思珑会这么狠心,连分别前的最后一面都不见。
那户人家是隔壁村的一位独居老夫人。这位老夫人颇为慈祥,甚是有礼,若玉跟她谈了几句后,便觉得大宝他们跟着她,长大后肯定会成为孝顺有礼之人,看来思珑为了找这户人家肯定费了很大的功夫。
若玉跟她交代了一些琐事,并且想给她一些金子,拜托她好好照顾大宝他们。
那老夫人却没有收若玉的金子,轻拍他的手背道:“南姑娘已经给过了。我听她说,你们要出远门,那花钱的地方可多得是,你还是留好这些银子吧!我已经半只脚踏入棺材,现在有这三个好孩子陪着,开心得很,一定会把他们当做亲生的一样,不会亏待他们的。”
若玉朝她拜了一拜,道:“谢谢老夫人。”
老夫人和蔼笑道:“我看得出南姑娘是位好姑娘,你可是要好好照顾她。她现在也算是我半个女儿,若是以后你们两有喜酒了,一定要请我喝一杯。”
“额……”
若玉挤出一点笑容,愣愣地点了点头道:“老夫人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两人跟大宝他们三人说了几句,老夫人便带着他们离开了这间屋子,离开了南煌堂。
思珑仍然没有出现。
直到她们四人走远了,一个人影从屋里的房间出来,正是思珑。
思珑扶着门口,眼睛红红地眺望那条远去的空荡荡的荒路,不知看到了什么,念念唱道:
“小笼包大笼包,还有一笼饺,乖巧的小孩吃到饱;宰鸡鸭,起炉灶,不怕柴火烧,勤快的小孩哈哈笑;小孩叫,快来瞧,许愿求安好,聪明的孩子不胡闹;小鬼叫,大鬼叫,小妹不睡觉,心好的孩子鬼不找;装鸡叫,装狗叫,吓到鬼跌倒。心善的孩子把鬼闹;你偷笑,我偷笑,惹得小妹闹,爱笑的孩子幸福到……”
思珑早已泣不成声,若玉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不出来见他们最后一面?”
思珑轻声道:“我怕我一见到他们,我就舍不得他们。”她痴痴地看着若玉,问道“况且我们很快就能光复南煌堂,把他们接回来,不是吗?”
“是的。”若玉低头看地,答道:“一定是的。”
蓦地,思珑扑到若玉的怀中,抱着他放声大哭起来。
一阵熟悉的感觉传来,眼前仿佛闪过一个穿着绫罗衫的女子的倩影,还有自己没有听清楚的那三个字。
思珑哭道:“求求你,不要走!”
若玉心中有说不出的复杂感觉,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情,想到:“思珑今天与大宝他们分开,太过伤心,又以为我会离开南煌堂,所以才会这样。”犹豫过后,他的手才楞楞地抱住思珑。
他原想向思珑发誓,可是他上一个誓言已经食言,如今再发誓也毫无作用,只能答道:“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走的。”
这一句仿佛誓言。
……
送走了大宝他们,思珑和若玉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可是要光复南煌堂,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思珑提到,要光复南煌堂,必须找回失传的大部分南明离火诀,而南明离火诀的线索就在七神兵之一的南明符上。
再者,在十几年前,南煌堂的前辈曾说过,南明符被初代掌门以南明离火阵封印在南煌总堂煌都的地下,要破除封印,必须集齐七件神兵。
而七神兵有的已经失传,如七神兵之首的尊明剑,原是真武剑派的镇山之宝,前掌门白云道长的佩剑,后被方慧娘所得,如今方慧娘已十几年没现身,尊明剑也不知所踪。
其他的神兵则是大多在正道门派之中,如天雷珠,是在殛雷府的手中,又如镜中镜,则是在水月宫的手上。
这些正道门派记恨从前南煌堂与方家有所关联,要想借这些珍贵无比的七神兵,就算南煌堂能洗清污名,将功赎罪,他们也未必肯轻易借出。
这样想来,前面仿佛无路可走。最后思珑决定,先回南煌堂总堂煌都,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