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餐,董小菲老师回房间午休了。李晓涛和王思桐在大厅联系着退房的学员,以及行李寄存。莫莹馨、叶心心、沈兵在教室整理着学员的书本和椅子。每次上课前,都会有教务老师把课桌整理一下,包括补齐茶点,清扫教室。虽然每次都会提醒学员,我们离开时,要像我们来时一样干净,但是总会有学员做不到。这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也有关系。有一次莫莹馨和沈兵聊天时说道,越是遵守规则的人,企业做的越大。后来,沈兵把这个观点普及到了项目组,杨彩辰虽然刚刚到达项目组,但是对这个发现,也是很认可。
两点钟,所有的学员都回到了教室,董小菲老师也站在了讲台上,开始了下午的课程。杨彩辰先回到了房间,休息了一下,谁都不是铁打的。作为教务用房,酒店一般都会给延长些时间。等杨彩辰回到教室,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
“你若淡薄名利,家人便要喝粥。”董老师引用了苏秦的典故,继续说道:“话说某甲做官远游,在家乡的妻子耐不住寂寞,与人有了私情。当某甲调动工作即将回乡的时候,奸夫眼见“好事”不再,乃郁郁不乐,奸妇却劝他“勿忧”,说:“吾已作药酒待之矣”(“药酒”即毒酒)。某甲归来,奸妇办了一桌酒菜,款待老公,并命某甲之妾敬酒。其妾早已察觉主母的阴谋,她端起这杯毒酒,做了权衡:明说这是毒酒吧,良人必将驱逐主母;不说吧,则良人将丧了性命。面对两难之局,她用行动做了解答,“于是乎,详僵而弃酒”(假装摔倒,顺便将酒泼掉)。某甲大怒,赏了她一顿鞭子。
这个故事是苏秦说给燕王听的。君臣之间不谈国家大事,竟谈风月,为何?原来,苏秦担心燕王怀疑他的忠信,借这个故事来陈明心迹。小妾“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苏秦就是这个地位尴尬的小妾。若依譬喻,故事里的“妾”是苏秦,“主父”指燕王,“主母”则是何人呢?谁是“主母”,与战国形势有关,请略作说明。故事里的“主母”,指齐王。按,“主母”企图谋害“主父”,而齐与燕俱受强秦的威胁,是“纵”盟之国。”
古人很有意思,往往喜欢用比喻,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思维,总是喜欢让别人来猜。真相只有一个,但是真相是哪个,我们永远不知道。
“苏秦为之殚精竭虑并最终献出生命的是燕国,齐与赵不过是苏秦的棋子。他与燕王商订,自己去齐国作“卧底”,以达到削弱齐国保存燕国的目的。正是在此期间,燕王流露了不信任苏秦的意思,怕他在齐国待久了,尽享荣华富贵,忘了燕国。苏秦一时激动,便讲了前面那个故事,并慨叹:谁说忠信之人无罪呢?看这忠信的小妾,就因忠信换来一顿鞭子。我因忠信而得罪,不正就像这可怜的小妾么!燕王听他一番话,感慨久之,自此坚定了对苏秦的信心。在齐国,苏秦提议大兴楼堂馆所(“高宫室,大苑囿”),正是顺着齐王的意思给他上套(“以明得意”)。对外,损害邦交;在内,削弱国力。这就是苏秦的“敝齐”之策。其策收效甚佳,齐国因此被削弱。同时,燕国的近邻威胁也被解除。拿人钱财却不替人消灾,终逃不过报应。齐国大夫有识破苏秦之计者,收买刺客杀他,苏秦受了重创,奄奄一息。齐王仍在彀中,毫未醒悟,在国中通缉刺客和主谋,并去慰问苏秦的伤势。苏秦对齐王说,我的伤太重,终不免一死,但可利用我这具将死之躯查出凶手。齐王问什么办法,苏秦说,请用“车裂之刑”将我公开处死,并宣明罪状,说“苏秦为燕作乱于齐”。齐王依计而行。果然,不久便有人出头承认刺杀了苏秦,齐王“因而诛之”。
苏秦死无全尸,很惨。身後名声也极可悲,但是,用古代兵家的标准衡量,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当他离开燕国,曾对燕王许下“信如尾生”的承诺;尾生与情人相约在桥下见面,情人未至,而突发洪水,尾生守约不去,终于淹死,这是战国时代流行甚广的故事。最终,苏秦践诺而死,“信如尾生”。
对齐国来说,他万死不足惜。但对後人(不仅对燕国)来说,他“以百诞成一诚”——千言万语的欺骗,只为实现精忠报国的初衷——的行为,可敬可佩,弥足宝贵。稍觉遗憾的是,他的事业终于失败。燕国当不住秦国的侵略,终被灭亡。不过,这是他死後九十四年的事;次年,齐亡于秦。以最弱之燕,在险恶环境中延续近百年,幾与最强之齐同日而亡,任何谋国者似俱应笑对此一结局。”董老师分享完案例,开始总结今天的课程:“知己知彼、资源整合、双创空间、自主传播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首先,知己知彼要我们建立自己的同理心。话有三话,巧说为妙;其次资源整合的重点在于,我们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先明确我们的问题;第三,双创空间,是一个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台,我们的平台,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立足的根本;第四,自主传播,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客户只有知道了我们,才会购买我们的产品,在单位中,领导又何偿不是先知道了我们才得到了晋升。苏秦的一生,以一己之力谋一国之利,靠的是一个信字,那么我们的立足之本,又是什么?”
董老师说了,环顾了所有的学员,然后说道:“救生圈,最初是渡江工具;断头台是出于人道才建立的;马桶一度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老花镜是赏赐的物件;最初的风扇需要爬到梯子上面去上发条;轮胎被研发出来四十年之后才被使用;贩卖机最开始是卖圣水的;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化,我们的习惯,是否也要改变和养成?一山一水一菩提,一堂一影一乐园。每天都会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感谢各位两天的相处,虽然我在分享,但我相信,收获最多的人,是我。谢谢大家!”
结束了两天的课程,李晓涛做了总结发言,再次感谢了董老师,并由范华代表本班学员为老师送上了纪念品。送纪念品给老师,是项目组特有的环节。礼物很简单,是高仿制的“父乙爵”,三支腿儿的青铜器酒杯。“父乙爵”在中国只有两个,各保存在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项目这一批也只做了几十个,每个都是用蜡做的模子,可以说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地存在。
董老师接受了礼物,感谢了项目组和班里学员,最后是大家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