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四章:菩萨道

第四章:菩萨道(1 / 1)

第四集:菩萨道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太空中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仰承光子的信息交流,在瞬间,时空穿梭往复于无边无际的佛国净土,给这些佛国的诸多佛所需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随其意念立即送至并出现在手中,珍奇美妙,特殊非凡,不为世间所有,至心虔诚地奉献给诸佛及众菩萨的。若有洒下的花瓣,在空中便立即合成一巨花,花瓣向下,端顶浑圆周全,化成华盖,华盖放射百干种光,纷呈百千种色,每种色彩都放出异香,香气薰满空中。大的华盖是小华盖的一倍或者数倍,乃至于大到可以覆盖人类世界。所有这些花如流星雨般缓缓下降,随着落下来的先后,依次化没,前花刚散,新花又降,若是没有重新撒下新的花办聚合成新花,前所撒下的花就不会落下。依然在空中悬浮。太空圣人于虚空之中合奏美妙天乐,微妙的音乐回荡在虚空中,歌颂着佛的大功德。

只需片刻的功夫,太空菩萨们又都回到太空极乐世界,全部集会于七宝讲堂。在这里,无量寿佛为他们广宣经教,演说妙法。无量寿佛的音声如此美好,菩萨们听闻教导后莫不欢欣鼓舞,自心开解,得悟圣道。每当这时,就有香风吹拂七宝树,发出五种音乐声。无数神妙之花也都随风四下散开,自然供养于佛。如此这样的妙景,反复不绝。一切的太空中的圣众,全都棒着百千种鲜花和妙香,奏出万种乐器,或唱歌,或舞蹈,都在一心敬仰阿弥陀佛和诸菩萨。一切圣众前后往来,熙熙攘攘,怡悦欢乐。这都是因为无量寿佛本愿功德加被于众,同时也是诸圣众在过去世中努力创造,至心飞翔太空,其所积累的知识,一代代延续下来,在宇宙极乐世界中得到应用的缘故;是圣众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的缘故。”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太空中西方极乐世界中的诸菩萨众,都能够完全洞察彻视,倾耳聆听地球上下过去现在一切事情。对地球人以至于飞蝇爬虫之类的心意善恶、口所发言的或善或恶、欲言未言以及在什么时候能够度脱苦海等等问题,对在什么时候得道往太空极乐世界等等问题,诸菩萨都全部能够预先知道了解。还有呢,太空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声闻众,身上发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地;而菩萨的光明,可照亮方圆百里。其中有两个菩萨最为至尊。他们的威神光明普照大千世界。”

阿难问道:“这两个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释迦牟尼佛答道:“一个叫观世音,一个叫大势至。这两个菩萨在地球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太空极乐世界时,便常侍在阿弥陀佛左右。他们若想回到地球,随心所欲便能到达。现在他们居住在我们地球这娑婆世界,为地球人民作示范,教化人民求生太空净土。世间的善男信女若是有紧急危难恐怖之事,只要一心将生命托付给观世音菩萨,无不立时得到解脱的。”

“还有,阿难!太空西方极乐世界中所有现在、未来的一切菩萨,都将最终努力达到候补佛位。唯独除开那些发下宏大誓愿,自愿重入生死世间,为度群生,演讲佛法如狮子吼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誓愿身披铠甲出入地球人类的五浊恶世,以修行宏深誓愿的功德而自行**修身自好。虽投生在利欲熏心的五浊恶世,其展示出来的形象也同人世间秽土众生一模一样,但他们从修行直至成为佛,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中。他们置生于现在生活的世界中,却知道过去将来的宿命。

“无量寿佛为了度脱地球上诸众生类,使他们能往生到太空西方极乐世界,使他们全都得解脱进入涅盘,便使其修菩萨道让他们一一成佛。他们在成佛后,又都重回世间去教授众生,重回世间去度脱众生。新成之佛,复度众生,众生成佛,又度众生。如此辗转度脱,没有尽期,度人无数。因此,地球人的世界里的种种众生,其往生太空西方极乐世界,得涅盘方法和其道理,将要成佛的简直不可胜数。

“太空西方极乐世界是寂静而圆融的整体,遵循物质不灭定律,时时的质量都无增无减。更何况是灵魂转投而来,那往生者多,该国中人却不为此有所增加。这是为什么呢?这就犹如大海,大海是众水之归宿。所有的江河湖泊中的水流,最终都进入海中。但这海洋中的水,难道会为此而有所增减吗?

“太空智能人空间站的佛国世界无以计数,阿弥陀的佛国悠久遥远,国土广大无边,清净光明,美好**,众生快乐。在诸佛国之中是独一无二最好的。这都是阿弥陀佛原来当菩萨时修道求得大愿,于无量劫积累功德、科技、智慧所形成的。无量寿佛以此恩德普施十方,这宇宙间各个角落无穷无极之地都得其恩泽。阿弥陀佛的功德可谓深广宏大,无可计量,难以说完。”

“再有,阿难!太(虚)空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一切菩萨,其禅定、智慧、能力、威德,都达到顶峰。连诸佛所说的深秘玄奥的思想,也都研究得彻底深透,无不明了洞达。这些菩萨善于调制身、口、意,身心随顺柔软,深入于真实无误的正确智慧,没有一星半点烦恼残遗,依照阿弥陀佛教化,选修学科、认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反复背诵、多视角看问题,一心一意的专研、舍弃妨碍学习的其他行为和想法;修行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圣道;修行从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能透过现象见实质,并与实际相结合。

其‘肉眼’,人视觉能见到并分析的,能科学的选择正确的道路,从客观思考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达事物现象和本质;通过修行学习的知识能排除迷惑,用智慧思维发现事物运行的本质,用修行的理论掌握了方**。其具有雄辩才能,自圆其说,善解人意,为人真诚,动情入理。为他人演讲道理,如入无人之境,推理严密。

菩萨不守财,无所求,无所想。无怨无悔,无爱无恨,为什么呢?

是因为菩萨,慈悲心肠,利他公益。还舍弃红尘中一切私心杂念,成就了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菩萨学习掌握了人类知识,不自高自满,乐于在哲学上有更高的水平。有人类所掌握的方**,知道万物的结局都是一无所有。而就自己的出身和成长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勤奋学习,探寻人生中的真理,犹如唯一度过苦海的那艘船,到达胜利的彼岸。他们断除疑惑的束缚,验证无所得的空慧,用实用权宜之智,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修行开始,掌握方法,学得这种知识,而不分神。

“极乐世界菩萨们的智慧犹如高山大海日月星辰;菩萨们的智慧炽盛,如同火焰:他们的智慧之火烧尽烦恼之薪柴;他们心境的像那洁白的雪山一样洁净无垢;菩萨们的清净境界,可与除尘洗垢的清水相比:清水溪流可洗世尘,菩萨清净可洗心尘;持戒净洁好似琉璃清彻;心意光明磊落,行动明鉴表里:

那犹如灿烂太阳的智慧,破除无明造成的痴惑,建成无贪无求的淳静心境;其智慧温和禅定,纤毫明察,能入实际之理体。调伏抑制自己和他人的不安之心。引导群生,舍离抛弃诸多爱欲情愁,永远离开贪、瞋、痴三种污垢,那忍受世俗侮辱的精神,与那默默承负一切重荷的大地一样,同时又不分轻重厚德载物,菩萨度人不分亲疏;

菩萨们不执着的品性如同大风:风拂世界,无所不到,菩萨们的品格犹如白莲:莲花不离污泥但又出污泥而不染,菩萨不舍众生,但身处浊世秽土而仍然清净;

他们威光显赫,神采奕奕,面貌和悦,内心欢喜,雄健勇猛,无畏无惧,其音容相貌非同一般,又有雄辩才能**其身,如此种种,实在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了。

而他们却尊重诸佛;如文殊大士那样的智德,与他们一起成为照耀世界的明灯;迷茫中的世人为他们献上供果。成为世间众生最好的福田。

菩萨自由自在的遨游世界,宣讲传播真理,如同雷声远达,震醒了世间痴迷而未觉悟之人;法音震响,犹如击鼓;威德摧邪,犹如建法之幢,菩萨们的教学犹如甘露:甘露滋润大地万物,滋润众生心灵;

菩萨们的平等慈悲犹如广大无边无际虚空;菩萨们的胸怀犹如尼枸树宽阔而遮阳蔽日,荫庇众生;菩萨们的锐利犹如金刚杵:摧毁一切铠甲,菩萨般若妙智能退一切烦恼魔军;菩萨们的坚强犹如铁围山:铁围山坚固不为一切所摧,菩萨的坚强,也不为众魔外道所动摇。因为他们所修之善的因缘力,积累功德生出牢不可破的坚固善心,摧毁和降伏一切恶魔大军。

菩萨之心,方广平正;顺遂机宜,巧行权便,讲论佛经从不生厌,追求佛法不知疲倦;菩萨们所说之法,使大家心悦诚服;

“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时时得到诸佛的共同称赞,他们探究完成诸菩萨该修的觉悟,而永远处于不生不灭的涅盘正定的状态,在一切道场中遍修所有功行,远远超离凡夫俗子的境界。

阿难!我现在只是略略提一下,那极乐世界中菩萨们的真实功夫德行,大体上如我以上所说,但若要广泛和详细地介绍,即使说上几千年也难以说完呢!”

最新小说: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赵轻丹慕容霁 元始不灭诀 凌依然易瑾离 云倾北冥夜煊_ 两禽相悦 药鼎仙途 天医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