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 / 1)

佛主说:阿难,譬如有人疲倦了就睡觉,睡熟了就会醒。看过的东西便会记得,记忆不起便是遗忘,这就叫做颠倒。

观音:在自然科学总论中,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生物钟生理第生理现象在一次次的循环。在百度词条里有:睡眠(sleep),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正常人脑的活动,和所有高等脊椎动物的脑一样,始终处在觉醒和睡眠两者交替出现的状态。这种交替是生物节律现象之一。觉醒时,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并能做出有目的和有效的反应。睡眠时则相反,机体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肌张力下降,反射阈增高,虽然还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可是一切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逻辑思维等活动均不能进行,而仅保留少量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有人研究,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地出现梦,并伴有独特的生理表征,有人认为梦是独立于觉醒和睡眠之外的第3种状态。其实这3种状态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如长时间觉醒会导致“补偿性”睡眠和梦的增加。

在植物学中,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夜晚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类脑细胞的记忆和遗忘也是外部刺激的生理循环的进化过程。

佛主解释为颠倒是对的,因为是相反的两种状态,对立统一,符合科学及当代哲学。

佛主说:这些意想的生起、住下、忘记、消逝的颠倒相状,都是思虑集聚所致,只是它们之间相续相继,不相逾越,这就是意知根。

观音:脑细胞的记忆细胞,就是这样产生的,外部的刺激,通过器官到脑细胞,思维以致储存。意知根就是意识来源的方式。佛主解释得透彻。

佛主说:大脑意知根(细胞)和它的烦劳活动,大都是视觉通过神经系统到大脑细胞的心识认识,自然凝视已久活动发花的状况。意知在出现和消亡两种状态之中活动,就集聚汲取了种种意想思虑,这些意念、思虑是前述眼、耳、鼻、舌、身及其相对客观世界等反映过后,留影于意知之中,而为记忆存储的。此记忆在脑细胞中,在消失、出现等等活动在流荡无有止息之大脑中,这就是认识外部世界的觉知的本性。

这个大脑细胞觉知本性,离开了睡醒和生灭两种状态,毕竟没有自己本性。

佛主说:那麽,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觉知的根本,既不是从睡和醒中产生,也不是从生灭中产生,既不是从意知细胞里产生,亦不是从空无中产生。

为什麽呢?如果它是从醒这里产生,睡眠随之就没有了,那麽,什麽是睡眠呢?

如果它在生之中产生,那麽就没有灭,这时,什麽东西会灭呢?

如果它从灭这里产生,那生也就灭逝了,有谁能够知觉到生呢?

如果它是从意知细胞里产生,那麽睡、醒两种相状随身体的感觉而在,离开了睡和醒,这个意知细胞的觉知,只是如空花一般,就没有实际存在。

如果它是从空无中产生,这个觉知自然就是空无所有,意知细胞怎麽能够涉入大脑呢?

佛主说:所以应当知道,意入只是虚妄,既不是因缘,也不具备客观永恒本性。

观音:佛主谈到的虚妄,相对于人类的历史长河,相对人的一生,人的时点的认识确实是对的。佛主对大脑细胞活动分析的极其透彻。医学上,任何记忆中的脑细胞都有生成和灭亡的。佛主推理的对呀!它只能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反射。相合唯物辩证法,而物质世界永远是运动、变化的。

最新小说: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云倾北冥夜煊_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赵轻丹慕容霁 凌依然易瑾离 两禽相悦 药鼎仙途 天医圣手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元始不灭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