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1)

阿难,这样的善良的人们,欲爱之心已然干枯,外部环境对感觉器官不发生作用,浮现于前的那些片段,已然不再继续上演。

此时,他们心中平静如水,产生纯粹精妙的智慧,慧性明朗圆融,透莹照彻了世界。

这时的智慧仍然是枯慧,叫做乾慧地。

要想修习佛法,初步到达这乾慧地境界时,还没有能够与相继不绝如流水的如来思维相接应起来,那么,就应当以这修习之心中不断流出的如来思维似水一般浇灌枯慧之地,从而便能开启智慧之门,跟从真正的客观思维,重起开机,真理信念便能永存,一切虚荣妄想全部删除,从而能够坚持信仰不走偏门,守持住真正纯净的佛法,这叫做信心。

真妙信心明朗了然,一切便趋自然,主客观便都不能阻碍真知灼见的流行,这样乃至过去、未来,无数的沧海桑田,不论是牺牲自己、还是容纳百川、以及陈年旧事涌上心头,这时,在此心境中都能回忆起一切过去未来之事而没有遗忘,这叫做念心。

心地善良纯真,革新精神发扬光大,出生以来的陈规陋习,都分析透彻,以此精明而能理论联系实际,这叫做精进心。

明察秋毫,高瞻远瞩,思想纯粹唯有智慧,这叫做慧心。

大脑中充满着智慧,吞吐宇宙,静若处子,如此沉稳冷静信念专一,这叫做定心。

寂定之中智光发明,如此明性深入广远,只有精进而无退缩,这叫做不退心。心能精进而安然不乱,保持着朝气而不失落,同圣贤哲理相通,这叫做护法心。

认识深刻,头脑清醒,能够以活力领略佛学的光辉,向着佛学哲理而孜孜进取,如两面镜子,光明相互照耀,其中的道理,重重叠叠互相涉入,这叫做回向心。

心识频繁地回向,获得像佛一样上善若水,智通天宇,在无为之中,还没有遗失方向,这叫做戒心。

活在戒中,自自在在,能够畅游于天地之间,能够随愿而往,这叫做愿心。

阿难,这样的人,用真正的方**,心体精微发挥,发现这十种心境。然而,

虽然涉入了十种用途,但终究要一心一意的追求,这叫做发现心旅。

心中生发出光明,如洁净的琉璃,中间显现出精纯,用前面的种种妙心,铺设成为种种心地境界,叫治地法。

这些心域所涉及的实践认识,全部都能够融会贯通,能够游历江河湖海没有坎坷阻碍,这叫修行法。

行为与佛同一,接受佛学的气氛薰染,处在这种心地之中,五蕴聚积能够自己教学互长,一路学得佛学真谛,这叫做生长在贵处。

如来种子已种下,道胎已然结成,也就是承接上了无上觉慧,如此道胎结成,如来之相也就成立,这叫做初立方**。

容貌如同佛一样,心也同佛一般,叫做正心正己。

身与心都形成佛圣之相,并且日益增长,这叫做不退步。

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十身灵圣之相,一时具备而得圆满,叫做返璞归真。

如此形相成立,也就成就了菩萨之身,叫做佛学继承人。

如此菩萨之身生长壮大,就好比国王将各国事委任给太子那样,该是给法王子授记灌顶的仪式,令其可以教授佛学了,这叫做灌顶仪式方法。

阿难,这样的人,成就了佛学弟子以后,就具备了如来妙德,从此世界都能任其翱翔,这叫做欢喜行。

佛弟子的善念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就叫做利益行;

自己觉悟也使他人觉悟,没有违抗拒绝的事,这叫做无瞋恨行。

能够出入于一切众生之中,看透未来的一切,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无陌生,周游全世界,这叫做无尽行。

无数个学科行业,无有区别,样样都通,却博而不精,这就叫做离痴乱行。

能够在同一之中显现种种异样,而每一个异相一一看起来又是同一物,这叫做思维的十种基本方方法: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归类法、抽象法、概括法、系统化法和具体化法以及归纳法和演绎法中的一二,也可称为善现行。

这样乃至于宇宙之中的所有微尘,每一尘的微观中显现宏观的世界,这显现的微观世界和显现的宏观世界相同相似,就叫做类比法,也是无著行。

种种表现出来的客观世界,全部都是人类智慧所能反映的认识世界,这叫做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叫尊重行。

这种矛盾转化的世界能够成为佛学的理论,这叫做认识论,也叫善法行。

如此种种境界,皆是客观存在,皆是真纯唯一,遵循不生不灭的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这叫做真实行。

最新小说: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云倾北冥夜煊_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赵轻丹慕容霁 凌依然易瑾离 两禽相悦 药鼎仙途 天医圣手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元始不灭诀